对农药不要追求 100% 赶尽杀绝,这不现实也不必要。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,话糙理不糙。毒物跟非毒物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,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、水、盐,到达一定剂量都是有毒的。
农药品种繁多,不同农药可能对不同的处理方式更敏感。日常没法去较这个真儿,知道几种简单易行、通用有效的方式,就已经能够吃得非常安心了。
在流动水下冲洗 30 秒,就能显著降低农残。
一项为期 3 年的研究在多批次果蔬上进行实验,对比了自来水、洗洁精和四种果蔬清洗剂的效果,结果发现,这些方法都管用,且效果相当。用专门的清洗剂不比用流动水冲洗的更有效。
这项研究还发现,去除农药的效果主要来自「机械摩擦」,而非溶解。
另一项研究也比较了不同清洗方法对 5 种蔬菜(生菜、紫苏叶、菠菜、茼蒿和包菜)中 10 种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。结果同样显示,平均而言,流动水清洗的去除效率最高。
建议把果蔬在流动水下搓洗至少 30 秒,像瓜、荔枝等表皮比较硬的果蔬,也可以用刷子辅助清洁表面。
大部分农药在果蔬表皮上的扩散性不强,局限在表皮上,也有少部分会渗入表皮,比如土豆、生姜、黄瓜和茄果类等,去皮能进一步去除农残。
比如有研究表明,黄瓜去皮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去除率为 100%,对敌敌畏去除率为 81%。[5]
削皮去农残很高效,但也并非必选项。像土豆等食材烹饪时本身就需要去皮,没啥好纠结的。
但有些果蔬的皮富含营养,这种情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取舍,是想进一步降低农残, 还是想保留更多营养。
对很多蔬菜来说,焯水是一举多得的做法,去草酸、去农残、去毒素,还能让颜色更加鲜亮。
常见建议焯水的蔬菜有菠菜、西兰花、苋菜、空心菜、豇豆、四季豆、黄花菜、香椿等。
焯水时间不要太长,建议水沸时放入蔬菜,焯水 1~5 分钟,也可以加入少量盐和油,帮助溶解农残,也能让蔬菜保持清翠的口感和色泽。
除了焯水,蒸、煮、煎、炒、炸、烤等各种热处理均能促进农药的蒸发和水解,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残。[5]
烹饪本身就是在去农残,看到这里是不是放心多了?
以上 3 种方法,适用于绝大多数果蔬和农药。不用每个做一遍,根据不同食材的特点,选其中 1~2 种方式,就能把农药去除得七七八八了。
对于豇豆、葡萄、桑葚等农残容易超标或是比较难清洗的果蔬,可以增加一步「碱水浸泡」——小苏打或淘米水。
大多数农药都属于有机磷农药,在碱性环境中会分解,而「小苏打」和「淘米水」呈碱性。
建议用小苏打溶液。因为淘米水中可能存在砷等重金属或其他农残,带来额外的污染风险,更何况很多家庭也不是顿顿吃米。小苏打用起来更方便,也没有二次污染的问题。
建议每 100 毫升水加 2 克小苏打,浸泡时间控制在 5~10 分钟,一定不要泡时间太长,否则农药反而又会附着、吸收进果蔬里,营养流失也会变多。
其他好清洗的果蔬无需浸泡,效果未必比流动水清洗更好,还会带来营养流失,很多国家、地区的相关机构已经不再推荐浸泡法去农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