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开完会,内容转眼就忘,越是临近截止日期,越是精神涣散,打开电脑却写不出一个字,感觉脑子里一片混乱……
这时,你可能需要的不是咖啡、保健品,也不是脑力训练APP,而是运动,运动对大脑的好处超乎你的想象。
运动的效果立竿见影。运动时,大脑从工作中抽离,专注于呼吸、肌肉和速度,运动后,焦虑感消失得无影无踪,久违的快乐也随之回归。这不仅是暂时的心理放松,是大脑在运动中的真实变化。
研究表明,运动能迅速提升大脑中的多巴胺和血清素水平,这两种快乐激素对情绪调节至关重要,多巴胺带来动力和满足感,血清素则能抗抑郁,两者共同作用,能让快乐加倍。
运动不仅是大脑的快乐源泉,还能为大脑供氧。大脑平时常处于局部缺氧状态,发表在《科学》上的一项研究发现,由于毛细血管血流堵塞,大脑会形成微小的缺氧区,这些区域虽不会立即引发明显问题,但与老年痴呆风险相关,运动能增加大脑血流量,迅速改善供氧。运动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流量,迅速改善大脑供氧,在这项研究中,与静息状态相比,运动可以减少实验小鼠大脑中足足 52%的缺氧面积。
运动后,大脑中的神经递质、神经调节物和神经营养因子也会暂时增加,这些物质能提升前额叶皮层的认知功能,带来更集中的注意力、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更快的反应速度。这种醒脑效果可持续两小时,让你更容易进入“心流”状态,工作效率大幅提升。
长期运动还能带来更多隐藏福利。过去认为成年后大脑不再产生新神经元,但近年研究发现,成年大脑的可塑性被低估,运动是促进大脑二次发育的关键,长期运动能提高神经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的浓度,促使大脑长出更多神经元和血管,神经元间的连接也更加紧密。
海马体是长期运动受益最大的脑区之一。一项研究发现,12个月的有氧运动后,海马体体积增加了2%。海马体是大脑的记忆中心,负责短期记忆、长期记忆和空间认知,更大的海马体与更强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,一项超过万人的研究显示,有运动习惯的人不仅海马体更大,额叶、颞叶、顶叶和枕叶的体积也更大。
长期运动还能延缓大脑衰老。随着年龄增长,大脑逐渐退化,可能出现阿尔茨海默病、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。长期运动能促进脑细胞更新,减轻炎症反应,减少氧化损伤,保护大脑。有研究表明,运动能让老年人的大脑年轻10岁。
至于运动方式,大脑并不挑剔,避免久坐,适当活动即可,慢跑、游泳等有氧运动效果显著,抗阻运动(如举重)、平衡训练(如太极)、柔韧性训练(如瑜伽)也能改善大脑功能。每周150分钟中低强度运动效果理想,但如果时间有限,可以每周进行三次、每次2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。研究发现,6分钟的高强度间歇训练(HIIT)在提升神经营养因子方面的效果不亚于长时间低强度骑行。
户外运动尤其推荐,与室内运动相比,户外环境的温和吸引力能优化注意力分配,改善认知能力。
相比其他可能无效的补脑方式,运动是对大脑最好的投资。先运动的人,先享受聪明的大脑,现在就起身动起来,给大脑一次重生的机会吧!